首 页 机械基金会 软科学管理 能效评估 交流推广 行业研究 科技评价 党的建设 联系我们
您现在的位置: 科技创新>> 正文

重建共性技术研究体系迫在眉睫
——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、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终身荣誉会长 陆燕荪
来源: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 2016-11-16


 

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话题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。改革不可能再走回头路,那么改革怎么深化?《十二五规划纲要》中有一段阐述:围绕增强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,强化基础性技术、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,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相互配套、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。这段文字就是重新建设创新体系的指导原则。

 

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要有紧迫感。

共性技术这四个字是中国工程院在《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》中提出来的。温家宝总理看后批示:这个报告很有价值。所以,将这个概念纳入了十二五规划。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发电装备领域如何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原则,建设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平台。那么,这个平台谁是主体,怎么建,怎么体现这个原则?具体说怎样体现以企业为主体,而又相互配套、开放共享、高效利用?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提供了一份报告,报告中提出一些论点可供我们研究参考。吴邦国委员长曾在钢铁研究基金会的一个报告上批示: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,那么创新的有效途径是什么?之后,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派出工作组进行调查。工作组到上海进行了调查,上海电科院的陈平同志参加了调研会。现在上海电科院正在考虑按照这个思路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平台。

我在上海曾和上海成套院、上海电缆所等开过一个座谈会,调研和探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是走回头路,而是建立真正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,希望能够影响政府的顶层设计。现在很多人都在讲,产学研到哪里去了?都变成企业赚钱去了!当年,242 个研究所一刀砍的做法,造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。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文章,都强调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。

共性技术有几个特征:

一是介于基础性研究和商业化产品开发之间的、发挥承上启下带动作用的一种技术。钱学森先生提出科学发展的三个层次。基础科学、技术科学、工程科学。而共性技术就是技术科学这个层次,是介于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之间的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技术。

二是共性技术属于竞争前技术。企业得到共性技术去开发产品,参与竞争,这是企业行为,所以要以企业为主体。因为企业处于市场第一线,对市场的需求最敏感,最需要接受共性技术。企业利用基础研究的成果,利用共性技术的成果来研发产品,不可能期望企业从基础研究开始做起。

三是花钱可以买来产品,但买不来核心技术。共性技术属于核心技术,共性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一个产业或者多个产业带来质的飞跃。有一个案例:机械结构疲劳理论及实验研究就带来机械产品和工程质的飞跃,这是一个是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。我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很棘手,三峡升船机现在采用齿轮齿条传动,升船机的船箱垂直提升高度 113 米,提升重量:连船箱带水带船一共 15500 吨。即使采用配重,但传动齿轮的模数仍然达 62mm,为了提高它的抗疲劳性能,齿面应进行硬化处理,以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和齿根弯曲疲劳性能。但是我们在采用感应淬火的过程中,齿根存在拉应力以致产生裂纹。郑州机械研究所陈国民总工程师,研究齿轮疲劳问题近 20 年,利用他研究的成果协助二重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,这就是利用多年研究的共性技术来解决工程问题。

四是共性技术的滞后也可能拖累一个甚至多个行业的前进脚步。如大型锻件需要纯净度高的大钢锭,但我国重机厂缺乏这种技术和经验,影响了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发展。

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发展共性技术迫在眉睫。

国际竞争日益激烈,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切要求共性技术给力,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,产业界对加强共性技术研究的呼声日益高涨,这是保持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,为占我国企业总数 99%的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的需要。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存在问题,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体系亟待明确和建立。院所转制后,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。基础研究、共性技术、工程应用笼统的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不尽合理,在不同的研发阶段应该是以不同的主体为主。在这个问题上,国外和我们是有区别的。比如德国西门子、美国通用电气、日本三菱等,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。三大电气集团现在初具规模,但是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。原机械工业部有研究所、大学、设计院,他们提供技术标准,甚至统一设计,企业照做就行了,当年的中小电机和开关柜都是统一设计。但现在在市场竞争条件下,不可能这么做了。

当前,创新联盟、工程中心、实验室还处于探索阶段,近期内难以成为共性技术的创新主体。许多工程中心和实验室,如发电设备工程中心、清洁煤燃烧中心、水电工程中心都是在为自己服务。中小水电的转轮模型如何提高效率,相关的研究所都不愿意做,无法实现开放共享、高效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。

目前,科技计划的管理体制也影响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地强调技术与产品目标。共性技术研究大大缩水,以计划项目的形式支持共性技术研究,重复投入、分散投入,无法凝聚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。现在采用的竞争模式,科研人员忙于申请项目,疲于应对检查,难以集中力量实现共性技术研究的突破。目前提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,到底在哪里?都去赚钱去了。当然还有一些,不能说一点没有,相对的削弱了。但这些研究所的产品开发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因为研究所有很好的技术储备,转化成产品就很方便。研究所的体制改革使成果转化有了很大的进步,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,但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。

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亟需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。科研院所转企后,原有的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在不断弱化。因为搞共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收入不一样,而共性技术需要长期研究、短期出不了成果的,而转让共性技术又赚不到很多钱,因为中国的软件不太值钱。又没有一个高收入弥补,所以很多人都去搞产品开发了。科研人员忙于追求短平快效益型的研究项目,需要长期跟踪的共性技术研究项目无人问津,造成共性技术研究队伍缺失日益严重。

另外,产业共性技术亟需长期稳定的专项资金的支持。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周期长,研究又不能中断,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,所需资金规模很大。国家现有的科技项目如 863973 等,成果一经鉴定验收就结束了,难以对共性技术研究形成长期的支撑,而共性技术研究需要 10 年、20 年才能取得成果。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600耐热钢,我们自己没有蠕变强度数据。因为实验最长的时间需要 10 年(8 万小时),没有长期的经费支持,怎么能拿到长期的数据,而拿不出长期的数据,产品技术水平如何提高。

要构建共性技术研究和服务的产业创新体系。思路和原则:政府主导、社会推进、顶层设计、分层布局、总体规划、分步实施、资源整合、优化共享、主体独立、队伍稳定、持续投入、大力支持,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思路从顶层设计来解决问题。

创新体制: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里,插进去一个共性技术研究与服务承上启下的产业创新体系。前面是基础研究和高校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,后面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开发和工程应用体系。

政府推进: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,深化改革转制院所的内部机制(如一院两制);利用科技专项长期支持共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;财税政策要保障、支持共性技术成果的扩散和产业化;重组国家级产业研究院,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力资源,实现开放共享。

创新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制:建立以政府为主、产业为辅的资金投入体系。财政不是没有钱,但是分散使用,科技部、发改委、工信部、科学院各把一块,互不通气,总体科研机构拿到不少,但各自为政。

创新产业的技术资金使用机制:建立研发基金,基金的使用要实行专项管理。创新共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机制:包括技术人才培养开发机制,技术人才服务保障机制,共性技术人才奖励机制。这些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,如何耐得住寂寞,真正深入下去,一点一点的研究,用什么样的机制保证这些人才的生活、进步等一系列的问题,要解决这些问题。以燃气轮机为例,人才中间断档,领军人物有的都 70 多岁了,所以说人才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头号障碍。

创新产业共性技术科研条件共建共享机制,创新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共享与扩散机制,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监督与评价机制,都需要解决。包括在三大电气集团内部也要解决这些问题。三大集团如何体现以企业为主体,研究院所如何做企业的支撑?产学研结合应该制订互相配套的协调机制,不要搞重复建设。我们行业,从大的方面讲,目前燃气轮机是最重要的课题,锅炉攻关的目标就是各种劣质煤的燃烧问题,新疆几千亿吨的煤储量怎么充分利用?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行业的大问题。比如准东煤,他们现在利用西安热工院热态试验台来烧,那个试验台比较小,也比较老。如何协调该建哪些试验台,建在哪里,哪里有积极性?再创立实现共享高效利用的机制。

上述问题,请大家思考。(来源:《电气中国》)





综合信息 更多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《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..
《节约用水条例》
国务院关于印发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..
最全!50个动态场景看2024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
2024年度“节能服务进企业”活动启动会召开
   
 

通知公告 更多
关于征集《机械产品碳足迹评价规范》《机械制造企业碳..
关于召开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研讨会的通知
实习生招聘信息
2024年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招聘信息
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工业和..
   
 


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25553号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
邮编:100825
电话:010-63588186 63588186